家长评语为何如此重要?
每到考试成绩发布时,孩子带回家的试卷就成了家校沟通的”桥梁”。可你知道吗?调查显示,超过60%的家长在签字时只是草草写上”已阅”,真正认真写评语的家长仅占25%(新浪教育2023年数据)。其实,家长对考试试卷的评语不仅是简单的签字确认,更是帮助孩子查漏补缺、建立自信的宝贵机会。
看看这位92分孩子的家长是怎么做的:他们详细指出孩子”拼音混淆”、”阅读领会马虎”等难题,还建议”规范书写”。这样的评语是不是比简单的”继续努力”更有指导意义?
杰出评语的三大特点
什么样的家长评语最有效?教育专家拓展资料了三个要点:
1. 具体指出难题
与其说”数学太差”,不如明确指出”应用题审题不仔细”。一位五年级家长在93分的试卷上写道:”计算题全对很棒!但要注意单位换算,下次可以多做这类练习。”这样的评语让孩子一目了然知道改进路线。
2. 正向激励为主
“这次比上次进步了5分,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!”这样的鼓励比”怎么又错这么多”更能激发孩子的进修动力。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积极评价能让孩子更愿意面对挑战。
3. 给出实用建议
“每天睡前读15分钟课文”、”准备错题本整理易错点”,这些可操作的提议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。深圳一位家长甚至和孩子一起制定了”错题攻克规划”,效果出奇地好!
这些评语误区要避开
当然,写评语也有”雷区”需要警惕:
– 心情化批评
“这么简单的题都错,你上课在干什么?”这类发泄式的评语只会让孩子更害怕考试。数据显示,40%成绩下滑的学生会隐瞒试卷,就是担心家长责骂(深圳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2023年)。
– 过度比较
“人家小明怎么就能考满分?”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,横向比较反而会打击自信心。
– 空洞敷衍
光写个”加油”或者”再接再厉”,孩子根本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。
让评语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
其实,写评语不必太严肃。有位家长幽默地写道:”这道题爸爸当年也常错,周末我们一起研究下?”既化解了孩子的紧张,又约定了进修时刻。
记住,试卷评语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与其纠结分数,不如和孩子一起:
??分析错题缘故
??制定改进规划
??约定鼓励方式
教育专家说得好:”家长对待试卷的态度,决定了孩子对待进修的态度。”下一次拿到孩子试卷时,不妨多花10分钟,写下一段有温度的评语。这份用心,终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助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