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轮齿顶高和齿根高怎么看
顶高:定义:齿顶高是指齿轮节径到齿顶的高度。查看技巧:在齿轮图纸或技术文档中,齿顶高通常会直接给出,或者可以通过模数来计算。计算公式为 ha = 1 × m。示例:如果某齿轮的模数为2毫米,那么其齿顶高就是2毫米。齿根高:定义:齿根高是指齿轮齿根到节径的高度。
齿顶高:ha=1xm=2(毫米)②齿根高:hf=25×m=5(毫米)③全齿高=ha+hf=2+5=5(毫米)。
准齿轮,一个齿轮的齿顶到另一个齿轮的齿根,有一个顶隙等于顶隙系数乘模数;由于标准齿轮分度圆相切,因此齿根高等于齿顶高加顶隙,而齿顶高等于齿顶高系数乘模数,因此齿根高等于齿顶高加顶隙,也就是相当于齿轮齿根高系数乘模数等于齿根高。“齿根高系数”由此“而来”的。
顶高(ha)是从齿顶到分度线的高度。ha=1m。齿根高(hf)是从齿根到分度线的高度。hf=25m。齿厚(s)的基准是齿距的一半。s=πm/2。两齿轮啮合时,总一个齿轮的齿顶进入另一个齿轮的齿根,为了防止热膨胀顶死和具有储成润滑油的空间,要求齿根高大于齿顶高。
根高:齿根到分度线的距离。齿顶高:齿顶到分度线的距离。齿根圆半径:齿根过渡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。齿槽宽:相邻两齿之间凹陷部分的距离,可分为端面槽宽和法向槽宽两种。压力角:齿轮齿面的倾斜度。
准齿轮的情况下,齿根和齿顶之间高度相差的就是顶隙——对!(二)包括变位齿轮也是如此——不全对。对于第一个难题,是对的;对于第二个难题,就不是了,由于变位齿轮已经不是标准齿轮了,齿根高和齿顶高发生“变化”了。
为什么齿轮齿根高系数,等于齿轮的齿顶高系数加上顶隙系数
、标准齿轮,一个齿轮的齿顶到另一个齿轮的齿根,有一个顶隙等于顶隙系数乘模数;由于标准齿轮分度圆相切,因此齿根高等于齿顶高加顶隙,而齿顶高等于齿顶高系数乘模数,因此齿根高等于齿顶高加顶隙,也就是相当于齿轮齿根高系数乘模数等于齿根高。“齿根高系数”由此“而来”的。
、齿轮啮合的时候是沿着渐开线的,ha是齿顶高系数,标准为1,即齿顶高等于模数,ha仅仅为了定义齿顶高而已,无他;齿轮啮合时,如果没有齿顶间隙,容易卡死,因此增加顶隙系数c。
、顶隙是一对齿轮啮合时,一个齿轮的齿顶与另一个齿轮的齿根之间的间隙。如果没有间隙,那两个齿轮就产生干涉了,两齿轮就会产生碰撞,产生噪音或撞断齿。齿顶隙系数就是两个齿轮之间空隙的系数。顶隙系数c=c/m,一般取c=0.25。
齿轮全齿高是几许
、齿轮全齿高就是齿顶高加上齿根高,全齿高 h=25m即全齿高等于25倍模数。齿轮一般包括轮齿、齿槽、端面、法面、齿顶圆、齿根圆、基圆、分度圆。齿轮的基本术语:模数 模数是全全球通用的称呼,使用符号m(模数)和数字(毫米〉来表示轮齿的大致,数字越大,轮齿也越大。
、齿轮,齿顶圆半径,减,齿根圆半径,所得的差值,就是齿轮全齿深(全齿高)。
、模数×25=齿高,因此齿高是5mm。对于不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,对直齿圆柱齿轮来说:变位系数x=0,h=(2xha+c)m:等变位x1=-x20,h=(2xha+c)m,等变位x1-x2,h=(2xha+c-y)m。
齿轮加工刀具怎么影响齿顶高和齿根高
轮加工刀具通过其设计和调整影响齿顶高和齿根高。具体来说:刀具齿全高的设计:当刀具的齿全高设计超过齿轮的齿全高,并预留了适当的顶隙时,这决定了刀具在接触齿轮时的切削动态。刀具的齿顶高与齿轮的齿根高之间需要保持微妙的平衡,以确保齿轮形状的完整性。
轮齿顶高和齿根高:①齿顶高(ha):是指齿轮节径到齿顶的高度,与模数(m)有关,计算技巧:ha=1×m ②齿根高(hf):是指齿轮齿根到节径的高度,与模数(m)有关,计算技巧:hf=25m。
顶高系数不同,齿顶高不同;顶隙系数不同,齿根高不同;然而,齿轮加工刀具是能够加工出全齿廓渐开线的,“不分什么齿顶高、齿根高哪部分的”,因此,如果齿轮刀具能够加工的全齿高,大于等于“上面所述”齿轮的全齿高,一把刀具,皆能加工的。齿轮刀具的全齿高必须满足被加工齿轮的全齿高。
条刀具插齿时是模仿齿轮和齿条的啮合经过。
中,ha、hf、h、s、e,发生改变。齿轮正变位以后,分度圆齿厚大于齿槽宽;由于中心距变化产生齿顶高系数变化,齿根高、齿顶高也发生变化。其中,m、a、r、rb、p,不变,这是齿轮刀具本身参数决定的,是齿轮啮合原理决定的。
a、hf、h、s、e,发生改变。齿轮正变位以后,分度圆齿厚大于齿槽宽;由于中心距变化(比标准中心距)产生齿顶高系数变化,齿根高、齿顶高也发生变化。2:m、a、r、rb、p,不变,这是齿轮刀具本身参数决定的,是齿轮啮合原理决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