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15什么意思?一文读懂这场全球生物多样性大会

COP15到底是什么?

COP15到底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它是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简称。2021年10月11日,这场全球瞩目的环境大会第一阶段在中国昆明召开,成为我国主场外交的重大活动。COP15的主题是”生态文明:共建地球生活共同体”,会标融合了孔雀、小女孩、大熊猫等元素,生动展现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。

1992年,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民族签署了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,这是联合国首个全面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全球协议。如今公约已有196个缔约方,COP15正是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。这次会议将发布”昆明宣言”,并制定”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”,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刻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规划蓝图。

为什么COP15如此重要?

你知道吗?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-1000倍!据专家估计,约有100万物种面临灭绝危险。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,它的丧失直接威胁着人类福祉。COP15的重要意义在于,它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大会,彰显了中国生态文明想法的全球影响力。

生态环境部天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表示:”这次大会将形成全球共识,呼吁各方尊重天然、顺应天然、保护天然。”会议不仅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,还将协同应对气候变化、土地退化等全球环境难题。中国作为最早签署公约的民族其中一个,将在此次大会上担任主席国,发挥引领影响。

中国为COP15做了哪些准备?

中国为什么选择云南作为COP15主办地?答案很简单:云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!虽然仅占全国4.1%的国土面积,却拥有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体系类型,代表中国约一半的动植物物种。在这里,18000多种植物和1800多种脊椎动物和谐共生。

云南芒市的菲氏叶猴保护故事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缩影。当地护林员姚明申见证了菲氏叶猴数量从320只增长到近500只的奇迹。通过生态示范村建设、节柴灶推广和林下经济种植,当地实现了从伐木到护林的转变。类似的故事在云南不断上演,许多濒危物种在这里得到了有效保护。

COP15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?

COP15不仅是一场会议,更是一次全球行动号召。走进昆明会展中心的专题展览,你会被400多种香料植物组成的”香料墙”所震撼;在宝丰湿地,你能看到各种鸟类为生态环境”点赞”;在扶荔宫温室,来自全球的植物和谐共生,展示着人与天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。

云南傣族有句谚语:”有林才有水,有水才有田,有田才有粮,有粮才有人。”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真谛。COP15提醒我们:地球一个生活共同体,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。通过这次大会,中国将与全球各国携手,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,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丰富多彩的地球家园。

赞 (0)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