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担用什么量词形容 扁担的单位是什么? 扁担扩词
古代一担是几许
一斗等于十升,十斗等于一石,一担等于100斤。
以米为例,一斗等于10斤,十斗等于一石,即100斤,一担也等于100斤。因此,一石等于一担。担的定义:担是中国传统重量单位,旧制中一百斤为一担,而现代则以百市斤为一市担。斗的定义:斗是中国市制容量单位。在古代,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排列为升、斗、斛(石)、钟。
在传统市制中,一担等于100斤,因此如果以这种计量方式,一担大米即为100斤。 容积单位与重量单位的混淆常见于古代度量衡中。例如,一斗等于10升,而一担等于10斗,但这些都是容积单位。一担作为重量单位,通常等于50公斤。 一斗并非重量单位,而是容积单位,等于10升。
一什么扁担填量词答案
1、一(条)扁担 一(支)扁担 一(个)扁担 一(条条)扁担 相关说明 扁担是扁圆长条形挑、抬物品的竹木用具,扁担有用木制的,也有用竹做的。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,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,其外形一般都是简朴天然:直挺挺的,不枝不蔓,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“一”字。
2、一根扁担。在中文里,量词用于描述事物的数量,不同的名词往往搭配特定的量词。对于“扁担”这一名词,常用的量词是“根”。因此,正确的搭配是“一根扁担”。
3、一(根)扁担、一(条)扁担、一(支)扁担。通常用来表示人、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,叫做量词。量词,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的词或词素,常用来指示某一类别,为名词所指派的物体可按其形状或功用而被归入这一类别(如汉语“三本书”中的“本”)。
4、一(根)扁担。根,作量词时,是指长条的物品,如:两根筷子、一根立柱。扁担是扁圆长条形挑、抬物品的竹木用具,扁担有用木制的,也有用竹做的。扁担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,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,其外形一般都是简朴天然:直挺挺的,不枝不蔓,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“一”字。
5、“根”作为量词,在这里用于表示扁担的数量单位。它形象地描绘了扁担的形状,就像一根长长的木条。因此,“一根扁担”意味着有一条扁担。这种说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。直白点讲,正确答案是“一根扁担”,表示有一个扁担的意思。这种表述既符合汉语的习性用法,也符合我们对扁担这种物品的认知。
6、扁担的量词是根、条。用“根”、“条”搭配时,都表示单个的扁担。搭配:几许根扁担、一根扁担、两三根扁担、一根又一根扁担、每根扁担、这根扁担、扁担两根。几条扁担、那两条扁担、三四条扁担、一条条扁担、第一条扁担、拿着条扁担、哪条扁担。
一什么担子
1、“一条担子”这个词语对。“担子”表示压力、责任时,常用用“副”或“付”作量词:一副担子;一付担子。“扁担” 还可以用根作量词:一根扁担。扁担扁担是 扁圆长条形挑、抬物品的竹木用具,扁担有用木制的,也有用竹做的。
2、一挑担子 ‘’通用名量词 主要指多数名词都适用的量词。
3、担子在某些语境下可以用“条”作为量词,因此“一条担子”在语言表达上是正确的。这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灵活多变,一个事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,这也增加了语言的魅力。实际上,“条”这个量词在汉语中应用广泛,它不仅可以用于表示长度,还可以用于表示一些细长的或者细长形状的事物。
4、一担担子。担子一个物品,通常用来承载货物或者重量。在某些情况下,它也被用作一种象征,代表着责任和负担。具体解释如下:担子通常是由竹子或木头制成,两端有挂钩,可以挑起物品。在农村或者一些特定的行业中,担子是非常常见的工具。比如,农民可以用担子挑运农作物、生活用品等。
5、“担子”这个词语可以用“条”作量词。“一条担子”这个词语对。“担子”表示压力、责任时,常用用“副”或“付”作量词:一副担子;一付担子。“扁担” 还可以用根作量词:一根扁担。
古代“一担”米指的是几许?
在传统市制中,一担等于100斤,因此如果以这种计量方式,一担大米即为100斤。 容积单位与重量单位的混淆常见于古代度量衡中。例如,一斗等于10升,而一担等于10斗,但这些都是容积单位。一担作为重量单位,通常等于50公斤。 一斗并非重量单位,而是容积单位,等于10升。一担作为重量单位,通常等于100斤,即50公斤。
一旦米是100斤。容量单位有合、升、斗、斛,1斛等于5斗,1斗等于10升,1升等于10合。重量单位有铢、两、斤、钧、石,因十斗粮食相当于1石,即2斛。一担古代叫做1石,因此一石粮食,等于四钧,一钧等于三十斤,因此一旦粮食,等于120斤。而古代是以十六进制,现在则是以十进制,则是100斤。
一担米等于100斤,一斗米在古代约为10升,重量在50斤到100斤之间不等,而现代一斗米大约是100斤(但需注意现代已较少使用“斗”这一容量单位来衡量米的重量)。一担米的重量:在中国古代,一担一个重量单位,用来衡量物体的质量。
古代一担米等于100斤。 “担”这个字有多种含义:一是指担子,如扁担、勇挑重担;二是市制重量单位,1担等于50千克;三是量词,如一担、一担柴。 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中,三十斤是一钧;十圭重一铢,二十四铢重一两,十六两重一斤。
一担米等于100斤。在传统计量单位中,容量单位有合、升、斗、斛,其中1斛等于5斗,1斗等于10升,1升等于10合。重量单位包括铢、两、斤、钧、石,而10斗粮食相当于1石,即2斛。因此,一担(古代称为1石)粮食等于四钧,一钧等于三十斤,因此一担粮食等于120斤。
一担粮食是几许斤
1、一担粮食的重量是100斤。根据百度文库的资料,担一个中国的传统重量单位,旧制中一百斤等于一担。 在现代,一担等于50千克,而一千克又等于2斤。因此,一担粮食等于100斤。 一担粮食指的一个特定的容器,其容量为两个石,大约等于80升。 关键点在于,不同地区和时代对一担粮食的定义可能有所差异,但通常其重量约为100斤左右。
2、一担粮食等于一百二十斤。在古代,“担”一个重量单位,读作dàn。十斗等于一担,而一斗等于十二市斤,因此一担等于一百二十市斤,换算下来就是一百二十斤。古代重量单位换算标准: 石:古代的容量或重量单位。一百二十斤为一石。 豆:容量单位。 斛:容量单位,五斗为一斛。
3、在古代,一担大米的具体重量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 在宋代,一石大米的重量为52公斤,而一担等于100斤,因此一担大米约为592斤。 古时候的一石并非重量单位,而是容量单位,等于10斗。直到后来,粮食的计量才开始使用重量单位。
4、一担粮食是一百市斤。三十万担粮食就是三千万斤粮食。我们按一个人一天一斤粮食来算,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斤粮食。那么三十万担粮食可供十万人吃上十个月。人数越多则时刻越短。而人数越少就时刻越长。如果是一百万人那就只够吃一个月。如果只一万人那就能吃一百个冃。
扁担的量词是什么?
量词 根、条 辨析 用“根”、“条”搭配时,都表示单个的扁担。几许根扁担、一根扁担、两三根扁担、一根又一根扁担、每根扁担、这根扁担、扁担两根。几条扁担、那两条扁担、三四条扁担、一条条扁担、第一条扁担、拿着条扁担、哪条扁担。
一(根)扁担、一(条)扁担、一(支)扁担。通常用来表示人、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,叫做量词。量词,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的词或词素,常用来指示某一类别,为名词所指派的物体可按其形状或功用而被归入这一类别(如汉语“三本书”中的“本”)。
扁担的量词是根、条。用“根”、“条”搭配时,都表示单个的扁担。搭配:几许根扁担、一根扁担、两三根扁担、一根又一根扁担、每根扁担、这根扁担、扁担两根。几条扁担、那两条扁担、三四条扁担、一条条扁担、第一条扁担、拿着条扁担、哪条扁担。
扁担的量词是根、条。根用于细长的条状的物品:一根线、几根木棍。在口语中,“根”可以儿化。条用于计量细条状的物件:一条线、一条绳、一条项链、两条表带、三条围巾、几条毛巾、几条领带、一条条鞭子、一条条扁担。组词 条目 [ tiáo mù ]按内容分的细目。指词典的词条。
一根扁担、一条扁担、一支扁担。根据题目,“一什么扁担”可以得知需要填上相对应的量词,什么量词同什么名词相搭配,有一定的规律。如凡是小而圆的物品,如珍珠、米、葡萄、小石子等,可用量词“颗”;凡是细而长的物品,如竹竿、长枪、香烟等,可用量词“支”、“根”、“条”。
一(根)扁担。根,作量词时,是指长条的物品,如:两根筷子、一根立柱。扁担是扁圆长条形挑、抬物品的竹木用具,扁担有用木制的,也有用竹做的。扁担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,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,其外形一般都是简朴天然:直挺挺的,不枝不蔓,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“一”字。